內容提要:
“我們審理案件,光依靠那些法理法條是不夠的,有時還需要依靠良心。”這是法官
胡家輝在即將離開審判崗位時說出的掏心窩子的話。
這句話,從一個幹了多年審判工作的老法官口中說出,是那麼無可奈何,又是那麼震撼人心。透過這句話,可以感受到法官們面對理想和現實的一些矛盾和無奈。也許,只有在這樣的感慨中,我們才能更加認清每一一個人的本來面目,認清這個現實世界中的社會百態。
本書詳細描寫了劉大建受賄案、紅寶石歌舞廳涉嫌敲詐勒索案、王大虎王二虎故意毀壞財物案、談志則頂包交通肇事案和
於錦正當防衛故意傷人等案件的案發經過和判決結果,生動刻畫了案件當事人在案發前後面對法律、面對法官的種種心態,讀來無不攝人心魄發人深省。
書中記述的那些案例,其實都極其普通和常見,經常會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也許,好多人都曾有過書中類似的經歷,甚至擔當過那些事件中的主角。現在回頭看看這些,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多地理解法律和法官,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瞭解自己。...
作者簡介:
河南省杞縣人。20世紀70年代出生,90年代當兵;畢業於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在部隊歷任排長、政治指導員、新聞幹事等職;2002年7月轉業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現為人民法院報社辦公室副主任:2004年8月赴河南省睢縣進行為期兩年的掛職扶貧,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之職。出版有《中國少年軍校》、《一個士兵的成長》等書;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新作品獎等。
編輯推薦:
現在有好多人,一邊想方設法去鑽法律的空子,一邊又在義憤填膺地痛罵著司法腐敗!本書透過描寫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的經過和判決結果,生動刻畫了案件當事人在案發前後面對法律、面對法官的種種心態,以冷靜平和的語言,刻畫了劉大建、
胡家輝、
鄭平三位不同時代的法官形象,記述了他們在法官崗位上的不同遭遇及完全迥異的人生命運,讀來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