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 找作品

生命的交叉/精彩閱讀/現代 森村誠一/全本TXT下載

時間:2017-10-25 17:36 /歷史小說 / 編輯:老刀
主角叫理枝,耀子,三枝的書名叫《生命的交叉》,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森村誠一最新寫的一本高幹、同人美文、偵探推理小說,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說精彩段落試讀:“這裡面有什麼名堂嗎?” 三枝陷入了沉思之中。而且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三枝相信自己的第一仔覺。他第一眼...

生命的交叉

推薦指數:10分

需用時間:約2天零1小時讀完

閱讀指數:10分

《生命的交叉》線上閱讀

《生命的交叉》第24篇

“這裡面有什麼名堂嗎?”

三枝陷入了沉思之中。而且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三枝相信自己的第一覺。他第一眼誤認為這個男子很像隅谷,起碼大致像,但他又意識到的確是一個誤解。這一點肯定有什麼名堂,是什麼呢?

他在尋找隅谷的同時,漸漸地對清隅谷和高原兩個人的下落產生了興趣。

4

高原耀子突然接到了一個男子上門拜訪的請。他有一副和丈夫一樣結實的魄,但比起丈夫來這個年男子更淳樸一些。而且皮膚明顯地有的健康的黑褐

他有30歲左右,舉止和言談周正。

他自稱“三枝孝夫”。雖然耀子並不認識他,但並未產生戒備心理,熱情地把他恩看家中。這是由於他開宣稱知丈夫的一些線索,加上他那淳樸的樣子,耀子沒有任何懷疑。

“突然造訪,非常歉。”

三枝一再向耀子低頭行禮,然端端正正地坐下,然向耀子說明自己突如其來拜訪的理由。

在耀子聆聽的過程,她被三枝的話引了。耀子沒有特別的意識,但從報紙上看,丈夫果然和隅谷的面部多少有相同之處。

但三枝強調,並不一定因此而與兩個人的失蹤有什麼必然的聯絡。隅谷受到了全國通緝當然要躲藏,如果他把高原掩埋在了山裡那麼他就更必須躲藏了。

會不會是兩個人的相相近純屬偶然呢?但三枝堅信這一點也許隱藏著解開他們失蹤之謎的答案。

“所以我想向夫人打聽一下,您丈夫失蹤沒注意到什麼異常嗎?”

耀子沒有馬上回答。她曾有過非常重大的發現。這就是眉村理枝的存在。但巳經明確了,她與丈夫的失蹤並無關係。除此之外,她……再也沒有什麼異常的發現。

“比方說,平時的東西丟失了?對不起夫人,還有其他女人的存在?”

三枝又有些猶豫地補充了一句。

“有其他女人的存在。不過她和我丈夫的失蹤沒有關係。”

耀子萬般無奈地承認了丈夫外遇的事實。但她沒有說出理枝的名字,這是由於她和理枝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奇妙的連帶關係。而她又沒有發現丟失了什麼東西。

“可是這樣的事情與我丈夫有什麼關係嗎?”

基本上證實了高原被隅谷的車像欢拉到了什麼地方,“丟失的東西”和理枝的存在不應當有什麼意義。

“我也不知。但是我從覺上總覺得這是這個事件的關鍵。”

由於高原並不是計劃失蹤的,所以他沒有特意帶走什麼東西。存款和首飾等東西都在。因此,她們子的生活暫時還不會陷入困境。但平心而論,耀子真希望高原有意帶走了什麼東西,這樣至少還有他活著的希望。

“高原平時使用的東西也沒有丟失的。”

“會不會有夫人不知他買回過的東西沒有了?”

三枝問完又連忙捶了捶頭說

,當然這些夫人是不會知的。”

但三枝的話卻啟發和觸了耀子。

“在我不知的情況下他買回了……”

耀子兩眼盯著天花板,自言自語地說

“您發現了什麼?”

三枝被耀子的這個反應引過去了。

“倒是買過。”

“什麼東西?”

“我丈夫最近要去國外出差。”

“去國外?”

“對,是去歐洲,所以他說在最近去辦了好多手續。”

“他確實辦了護照和行了防疫注。”

“這些東西都沒了?”

“是的。我丈夫失蹤我想起了這些還找過。”

“是不是放在了公司?”

“四五天公司回了我丈夫的私人物品,裡面沒有這些東西。”

“找到這些東西很有必要。”

“好,我馬上問一下。”

但耀子心中還有些納悶:這些東西丟了和丈夫的失蹤有關係嗎?

如果隨著丈夫的失蹤而這些東西也失蹤了的話,這就是一件絕不可以忽視的大事了!

於是耀子馬上給丈夫的公司打電話。平時恨不得踢破自己家門檻的人,僅僅這麼幾天就得相當冷淡了。

丈夫應當還沒有被除名。工資還應當按月來吧。但幾天耀子去公司取領丈夫的私人物品就真真切切地受到了公司的冷酷。

雖然高原對公司也有這樣那樣的不,但耀子從沒有驗過。而且公司僅僅是通知她去取領丈夫的私人物品,並不是通知她辦理辭退丈夫的手續。

如果不是站在公司方面來考慮的話,那麼很容易使人到公司是一種無視員工屬心情的無情職業者。

從此耀子對這個公司再無好,並認為所謂公司是不講信用的機構。除了再去領取工資外,她再不想與他們有什麼往了。

(24 / 62)
生命的交叉

生命的交叉

作者:森村誠一
型別:歷史小說
完結:
時間:2017-10-25 17:36

大家正在讀
相關內容

雜恩庫 | 當前時間: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版)

站點郵箱:mail